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定义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又称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 疑病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患者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尚无全国流行学调查资料,一般认为男多于女,文化落后的地区较多见。 疑病症主要指病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没有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本症。 本病较少见,根据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其总的患病率仅为0.15‰。在某县医院门诊的调查中发现占神经症的9.0%。而在精神科门诊连续500例分析中,在神经症中仅见1例,差异很大。国外统计本病占住院病人总数的1%。两性间无差异,发病年龄男性多为40岁,女性多为50岁左右,老年人亦非罕见。 疑病症有大部分是确有其病者,不应称疑病症,“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没有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不能作为疑病症的依据。患者所感受到的躯体症状是实质性的疾病所为,不是“观念”,心理和精神因素不会产生这些躯体形式障碍。这是远伤病所为,目前还不能被检查出,医生也不了解此病,所以不是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能打消患者的顾虑问题,而是要有效解除患者的那些实质性疼痛或难受。远伤病的诊断不会出现误诊,是可观察到的有病位、有病灶形态的疾病,用张怡曹创立的揉摩方法可诊断,也可医治,并且是一个容易治愈的疾病。已经在多例临床中证实。 疑病症的发病诱因疑病症是一种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病态解释的神经症。其发病诱因包括自身缺憾,社会心理因素和不良的医源性暗示。发病诱因 1、患者自身的性格缺陷。疑病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更倾向于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的关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强迫人格,女性则与癔症性格有关。 2、社会心理因素。婚姻的改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3、不良的医源性暗示。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作些检查,则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此外,也有一部分病人,在躯体疾病以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出现疑病心理。疑病症的症状特点疑病症主要是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虽然经反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没有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逐渐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这种疑病性烦恼是指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于健康不利,苦于无法解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又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特殊嗅觉异常或自身形态奇异等单一症状的疑病症。 疑病症的临床表现疑病症患者经常过分关心自身微细的变化,并作出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因而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临床表现 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疑病症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逐渐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这种疑病性烦恼是指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于健康不利,苦于无法解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又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特殊嗅觉异常或自身形态奇异等单一症状的疑病症。 一、心理障碍 有两种表现,一为疑病感觉,感觉身体某部或对某部位的敏感增加,进而疑病,或过分的关注。患者的描述较含糊不清,部位不恒定。但另一种患者的描述形象逼真,生活具体,认为患有某种疾病,患者本人自己也确信实际上并不存在,但要求各种检查,要医生同情,尽管检查正常,医生的解释与保证并不足以消除其疑病信念,仍认为检查可能有误。于是患者担心忧虑,惶惶不安,焦虑,苦恼。此为一种疑病观念,系一类超价观念。带强烈的情感色彩。 二、躯体反应 是本病最常见症状,约有2/3的患者有疾病症状,常见部位为头部、下腰部或右髂窝。这种疼痛描述不清,有时甚至诉全身疼痛,但查无实据,患者常四处求医辗转于内外各科,毫无结果,最后才到精神科,常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 表现多样而广泛,涉及身体许多不同区域,如内有一种特殊味道。恶心、吞咽困难、反酸、胀气、腹痛、心悸、左侧胸痛、呼吸困难,担心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别是鼻子,耳朵以及乳房形状异样,还有诉体臭或出汗等。 疑病症的诊断怎样才能判断是疑病症?疑病症必须符合的条件有哪些?下面为你详细解答鉴别诊断 疑病症的诊断必须十分慎重,不应乱下结论。 其一,疑病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必须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客观检查,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才能下本病诊断。轻率下诊断,将气质性疾病误诊为功能性疾病,会延误病情,危害病人健康。 其二,不少患者对疑病症诊断有反感,常将疑病症与装病等同起来,导致对医生不信任,这样不利于心理治疗。对可疑病例,宁可继续观察,或者边诊治,边观察,最后确立准确诊断,这样做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要确诊为疑病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自己害怕患有某种疾病;二是反复就诊仍不放心;三是自己内心非常苦恼,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四是上述症状连续出现3到6个月以上。 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象,表现为下述的至少一项: (1)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序与实际健康情况很不相称。 (2)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 (3)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或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顾虑。 4.排除强迫症、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等诊断,疑病症状不只限于惊恐发作。 疑病症的易混病症与疑病症易混病症有哪些呢?应该如何鉴别呢?一起来看看吧。易混病症 一、抑郁症 最常伴有疑病症状,如为重性抑郁症状,尚有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症状,如早醒性失眠,昼重夜轻的昼夜节律的改变,体重减轻,及精神运动迟滞,自罪自责等症状可资鉴别。隐匿性抑郁症应特别注意与疑病症相鉴别,隐匿性抑郁症以躯体症状掩盖了抑郁症的本质,但往往经过抗抑郁治疗常能获得显著的疗效,而疑病症则较困难。 二、精神分裂症 早期有疑病症状,但其内容多为离奇,不固定,有思维障碍和常见的幻觉和妄想,病人并不积极求治,可以鉴别。 三、其他神经症 如焦虑症、神经衰弱和抑郁性神经症均可有疑病症状,但这些疑病症状均系继发性的。而疑病性神经症则其疑病症状为原发或首发症状。注意症状发生的顺序,结合临床的特点,不难鉴别。 疑病症的危害疑病症患者经常对自身状况作出不符合的疑病解释,因此干扰正常的生活,严重时还会终日处于焦虑恐慌当中。疑病症的危害 1、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得了疑病症后,患者总是窝在家里,为自己的“病”发愁,饮食、起居、家务等日常生活所需进行的活动,患者一概提不起兴趣。 2、带来躯体不适。疑病症患者承受着负面情绪侵扰,出现睡眠障碍很常见。长期的睡眠不足,很容易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疑病症患者都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口干口苦等症状。 3、施加不良情绪。得了疑病症,基本就意味着远离了快乐,终日伴随患者的只有焦虑、恐惧、紧张、烦躁、抑郁和无奈。 4、破坏家庭和睦。疑病症患者因为身体上的一些轻微不适,而怀疑自己得了“重病”,本就内心焦虑、烦躁,由于科学仪器检查不到这些“心病”症状,因此家属的不理解,往往会使得患者十分失望、抑郁和愤怒。 疑病症的预防疑病症应该如何预防呢?具体有些什么措施?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预防手段 1、保持情绪稳定。预防疑病症,需要远离那些精神创伤和长期的情绪不良状态,保持心理健康和情绪的稳定愉悦。 2、完善性格。平时过分敏感、谨慎、固执、多疑的人,往往具有典型的疑病性格,甚至已经存在疑病观念,当出现应激刺激时,转为疑病症的可能性极大。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善于思索、自信、自尊、随和的个性。 3、减少对自身关注。疑病症患者总是太过把自己的身体状况放在心上,预防疑病症就要避免对身体健康投入过多精力,将之应用到发展几种爱好,广泛结交朋友上去,在紧张儿忙碌的生活中,充实感和成就感会让人感到安全,远离疑病恐惧。 4、培养科学的态度。要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必须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张冠李戴、无中生有,都源于无知。学点医学常识,坚持科学的态度,遵从医瞩,就不会患疑病症了。 5、常做感知训练。感觉过分敏感,就会脱离现实,就会把生理的感觉疑为疾病的过程,把轻微的小病体验为大病、重病。学会忍耐痛苦的人,轻微的疼痛刺激并不能引起他疼痛的感觉,而对于对疼痛过分敏感的人,轻微的疼痛刺激足以使他寝食不安,如患重病。 6、学会宣泄压力。心理压力过大,是诱发疑病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孩子因不愿上学而患病,疑病症也是成年人因为无法承担过重的责任而转移焦点的一种潜意识方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情感专家 感情感专家 感情咨询 黄手帕心理 心理咨询师培训 婚外情 婚外恋 婚姻咨询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边缘型人格障碍 同性恋 恐惧 失眠 强迫 产后抑郁 焦虑 重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情咨询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落发焦虑与金刚不坏的自恋之身--现实之光刺破幻 -2024-07-07
-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2024-07-06